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國美館台灣美術雙年展「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第一波記者會。標題英文是Love and Death of Sentient Beings,華語直譯:有情眾生的愛與死。

若以「有情眾生」的梵語(sattva,音譯薩埵)來看,這是佛教術語,可稱為含識,含括一切有識的、有感的、有見聞覺知之生命體。換句話,梵語(sattva)是指繁多「存在者」的意思,策展人的反問在於‘’改宗‘’人的愛情,變成是史賓諾沙式的、德勒茲式的affect的意思,同時也是穿進到台灣在地。這是「傳感」(傳染/感應)的意思,想必是要拆解傳統有情/無情(石頭、礦物等等)的二元論。甚至,不要再嘮叨說這是西方人給的思想,因為你自己本來就有——但別人(西方)也不是沒有,甚至,大家在很久以前都有,只是如何評判它在歷史化的過程中被信仰體制化,被現代主體擱置,或是俗世倫常的道德秩序化,成了倫理窒礙的制約思想。
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Melania很會穿衣服,表達服裝符號學能潛藏的政治訊息,在此,符碼效能不是單一元素的表現,誰穿?在哪種場合穿?都是決定符碼的意義生產的要素——甚至包括攝影的操作,如視角、光線或取框的圖像學等待,在臉書上的人,show合照或獨照也都是有選擇的po,即使最簡單也是,「選擇」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