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剛才有點像是被攻擊:我一如往常在等垃圾車,跟大家一樣先把垃圾放在地上,當車抵達時,我會等一群人快倒完才動身,結果一位年長的女子很順手拿走我家的廚餘垃圾,讓人目瞪口呆,毫無招架之力,眼睜睜地看著她拿去倒!

對於暴力,若不是先有防備心,保衛自我,否則我通常會先承受第一擊。
僵住一陣子,我心想不要挑動她平和的心緒與順暢的動線(她還排隊),默默看著自己的廚餘被她處理掉。我想這是好事,在眾生會聚的世界裏是各種神經元的串連,或許,她的認知神經線,意外地跳接到我的廚餘團塊,組裝成一部屬於她自己要執行資源回收的機器。於是,我安然承受這個結果,也是專職倒垃圾的人的精神收穫。
我沒去糾正她的誤認,是不希望讓她覺得尷尬,且也不期待她是在行善,做對的事,而是在某種條件下讓特定的某事是超越「對與錯」的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Melania很會穿衣服,表達服裝符號學能潛藏的政治訊息,在此,符碼效能不是單一元素的表現,誰穿?在哪種場合穿?都是決定符碼的意義生產的要素——甚至包括攝影的操作,如視角、光線或取框的圖像學等待,在臉書上的人,show合照或獨照也都是有選擇的po,即使最簡單也是,「選擇」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