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起雞皮疙的陶苔蘚,周靈芝在寶藏巖的作品,是她一系列作品中最好的,簡直像是太空中某個詭譎的星球,苔蘚中子星,苔蘚行星或死星,是利用星體的裂縫當作是它吸取水分的維管束,因為苔蘚是沒有維管束的植物,更不是根莖類的,德勒茲的思想在此止步,不能登陸!拉圖(Bruno Latour)可放行,推薦此星是您的應許著陸(atterrir )之地/星。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這麼巧,才介紹了《植生的政治》這本書後去北美館看台北獎,首獎的張碩尹《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便呼應了植生與殖民的變奏曲,但更吸引我的是許進源的《海的寓言》,因為創作手法出格,有著怪異的質樸主義,與藝術語言不落入日漸俗套或逐漸建制化的在地當代議題。這是台式的質樸主義,遙祭Giuseppe Penone或 Matthew Barney的Drawing Restraint 9中的雕塑,但後者的鯨魚油脂換成是樹幹,但比前者的樹幹來得粗野。這是台灣在60-80年代身處國際代工業與加工業的回望,肉體是它的寓言,把一種過時的、屆齡退休的肉身,再度活化/激活為當下無悔的裸肉與獻情演出,從過時的語體腔調中,逆轉時光,將淪為工業廢墟的廠房,改造為乩身出神的劇場,是塑膠、性、肉體、截肢/去勢的樹幹與電路共構的賽博格,意圖辯證性地奪取他的當代語言的身分證。《海的寓言》本來應該是歷史中的舊作(難不成這是他要黑白片的時間隱喻),但它不曾存在,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這樣的美學意識,以至於它像是盜取當下的形式語言,潛入舊時的時空來點燃它那時缺席的當代性。
訂閱:
意見 (Atom)
迴旋曲
I. 一個孩子,在黑暗中,滿懷恐懼,以低聲哼唱來安慰自己。他行進,仗著歌聲,走走停停。迷路時,他盡可能找地方躲,或者,好歹以他的小曲來定位自己。這首小曲 ( chansonnette) 能穩住,也能平靜一切,像是混沌中的提綱,擬出一個既穩固又平靜的中心。也許,小孩邊唱邊跳,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