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了誰:遠在楊俊這個符號之外的二三事

太誇張,但別再念他了——了誰!幾天前跟一位友人聚會,聊到藝術家楊俊在台北三個展場開展的盛事,展開一陣閒話的開場白,他的展題頗長,「楊俊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總之交代他的歷年創作,在展覽體制裡成就藝術事業的過程。這個展更涉及展場、藝術機構、策展人的規劃,以及各種跟他合作的人,如其他藝術家,我們在此看到他的人脈,他也從中創造新的人脈,譬如找出跟他同名同姓的人,參與他的展覽。若真要把他的展覽規模批為誇張,質疑他的成就是否相配,身份政治的爭辯便會浮現上來。

然而,楊俊有何不可!不是主人翁是偉人、重要人物就沒問題,除非是莎士比亞,他的冥誕四百周年就值得整座城市、國家或全世界為他慶祝。但在自由表達的年代裏,誰都可以有權爭取這樣的位階,包括楊俊,只要有能耐——況且說實在,若楊俊是友人、戰友、親人或愛人,基於某種脾性跟你相合,有著相同的ethno或人際裙帶,價值判斷往往會有所偏袒,無法說理分明——而相對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他的敵對者身上,直接或巧言否定他的展覽意義。或許,有人基於友直或義理而給予批評,認為操作手法過於高調、張揚,取用過多資源而有排擠效應,說他應低調,手法應細膩,建議把展覽做得小而美,美而廉;但美而廉只不過是坐實一項事實:它本身即是共謀者的佞辭,是自我主體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加盟店而已——也就是說,涵義不變,問題只是尺度而已,而尺度正是倫理實踐的厚黑學,有的是令人狐疑與曖昧的偷渡跨界。

不是楊俊把自己推成巨擘有錯,因為若不是得到機構認證也無戲唱;再者,這也是人人要求別人重視自己的固有慾望,大家都差不多一樣,至於要求別人不要太過份,只是讓自己舒服一點而已。自傳與自戀有如雙螺旋體的交纏,有時是互為表裡的隱身與文化修辭術——所以要想到你自己。因此,我們對他要給予矚目,用雙面鏡來照他的同時也照見我們自己;但更應擱下古典自省式的鏡像,借用2010年台北雙年展那個被淺讀的「自我反觀」self-reflectivity),以主客易位的我「拓樸我」來批評,也就是說,不妨把他提供的「楊俊展」看成一種普遍症狀:主體症狀——其跨度比指認他自身還廣,涵蓋了一個在文化體制中展示自我的肖像學。

無疑,楊俊是慧詰的,他解構自我,以「元語言」(metalangage,也就是所謂的後設語言)的角度把自我佈展成一套空間配置,藉以表述自我是透過諸多元素所構造起來的符號。對藝術初學者來說,這當然有教育意義,譬如說,在關美館的「楊俊展」,我們的學生可受惠於地利之便,學到許多高端的事務,畢竟藝術創作不是光做作品,還要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藝術事業,還是很重要——許多精深隱微、德行高雅的藝術家也是如此,激勵人心的藝文思想也總要廣為傳播,無論這事是自己來,還是由別人代勞或有人主動幫忙——但學生們大家不就早已知道這種事了!在耿畫廊,「楊俊展」意圖說明一件事:我們在美術館或雙年展看到的藝術作品,有些作者是有畫廊代理的(縱使約期長短不一,或時有時無),是市場經濟、美學與藝術教育三者共構的文化生態。這個道理很簡單,使得「楊俊展」像是自明之理的複誦,以其著展場陳列的物件進行著自我再生產,而其記號語用學的自況雖看似明白坦然,但像是封閉在自我的循環裏。這部機器,近乎有著透明的慾望,慾望著自我的透明化。

機器,德勒茲的哲學術語,廣泛用於台灣當代藝評,而總有一天,我們得辦一場關於「德勒茲哲學與台灣當代藝評」的研討會。暫且不管這檔事,總之,「楊俊展」這部機器是聚焦於他的肖像。這是肖像機器,從早期《如我所見》、《從領薪人到超人》(1997)就開始了,但不是要從圖像學來談他的肖像,除非是更新觀點來看,也就是說,肖像有如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在此可被視為一個聚合體(assemblages),是各種可能力線的集成。在此當中,有一條作為力線的在串聯外部事物,開始是領薪人、超人、領袖政治人或媒體人,隨後作品很狡獪地跟他人串聯來進行的變位,如《俊楊和軍楊(樹)》(2002)是講座式的展演,後續發展成錄像,談的是對自己名字拼音的諧譯,像是把自己變成事件或事故失蹤者的人名譯音;《給XXX的信》(2005)則是收集幾年間別人寄給他的信,但他作為收信人的名字被拼錯;《Yun Yang在找Yun Yang(2006)是透過海報找自己的聲明,並發展為2015年的《Yun Yang會見Yun Yang》,是跟他英文姓名同音的人實際會面;有時,楊俊變成策展人,議題為「自我肖像」,邀請他的藝術家朋友們參與,提供作品,內容包括他們自身肖像(媒材不拘)或相關文字描述;2011年,奧村雄樹邀請楊俊到東京演講,事後,前者將他的演講編輯成自己的錄像創作,名稱是《楊俊:關於遺忘與記憶的一則短演講》,有趣的是,奧村雄樹的鏡頭沒有楊俊的入鏡,或藉由後製剪掉他的畫面,而出現在畫面裏的是口譯員,或讓楊俊形象模糊,出現在背景之中,甚至錄像的字幕不是他自己的英文講稿,而是由另一位藝術家荒木悠根據口譯員的即席日文翻譯再翻回來的英文,而這一切都呼應楊俊在該講座談到的議題:遺忘——也是諧擬楊俊在2007年的錄像《關於遺忘與記憶的一則短篇》,此作是敘述失眠的他,遊蕩於台北街頭,旁及故宮,一處從中國搬到台灣的歷史遺跡,與引用台灣電影畫面等等現象學式的感知印象,多少回溯他的出生背景:中國移民之子,出生與成長於奧地利,全球移動的藝術創作,日本成家,居留台灣,且祖父是國共內戰移居台灣等等,諸多作品不及備載。作者這種角色,更精確地說,肖像,在楊俊此機器裏便不斷地變位者,是它的錯位、交錯與寄生,如其增生與借位,有時像是腫瘤的增生、癌細胞的擴散、匿跡或行蹤不定;例如1988年,田中功起的錄像作品《讓我們討論他未來的作品該是什麼》,邀請藝術家、策展人、作家與畫廊工作者來對談,推測他未來的創作走向,楊俊有他的份,正是與談人之一,2012年,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策畫「未來事件交易所」,田中功起將此作給予再製,檢視了在過去中的被推測的未來而今成為現在的

我是誰,又了誰?,在此取它有明白終結的意思,是他這部肖像機器給人弔詭感的個體綜合症。不過,當肖像是以機器來理解時,我不是要把機器用在詮釋對象或解說上,或以這種方式去複誦,乃至附會什麼哲學深度,而是要把機器——德勒茲哲學的——改造為一種藝評方法學。這裏,沒有野心要端出所謂的藝評機器,因為手勢不乾淨(雖可臨時變通),也不是正確的說法,而僅僅是把機器當成分析與批評藝術的理論工具。這是說,當「楊俊展」是肖像機器時,除了問它如何運作外,我們要批評它:它的能動性是什麼?它能穿越什麼或想穿越什麼?在這穿越裏,它的賭注(stake)——法文enjeu,直譯:在戲局中——是什麼?它要連結到哪是外部的,還是塌陷到內部裏,又攬動了什麼?「楊俊展」似乎讓人沒有看到什麼,除了告訴我們已知的事:當代藝術既有的生產機制與生態。在此生態裏,我們看到楊俊的藝術手勢:盡可能將他的過往作品回收再利用或再生產。以2007年《巴黎症候群》為例,它在2008-2010年演變為《巴黎症候群咖啡廳》,2011年則是《巴黎症候群》,這兩件都是在德國萊比錫的當代藝術館(GfZK)展出,此作的材料被重新整理,形成2020年在北京推出的作品Hotel Stey 798,是他跟維他命創意空間與Stey酒店的合作案,然後就是現今在關美館的展出,並由Collection of Bart Dekker提供展覽所需的壁紙——單就以操作資源流通的藝術創作來看,這讓人想到語法比較幽微的周育正。更能緊扣楊俊的肖像機器是《哪一位是藝術家?》(2019),這已是前述所提的“自我”之不知凡幾的變位。這是把“自我”力線不斷地拉出,接合(articulate)機構,接合友人、同名同姓或錯譯的陌生者,以拉岡(Lacan)用語來說,最後形成「類似者」(semblant)的俱樂部,甚至是自我鏡像的迴圈,而這個迴圈正是他的生態棲位(niche)。這個棲位頗為奇觀,是楊俊在展場中佈置的諸多物件,觀眾若沒讀相關文件,它們是冷漠的,本身沒有溫度或幽微的感知紋理,剛好又跟周育正的《工作史—盧皆得》(2012)形成敘事模式的反差;也就是說,在周育正該作裏,他者在作品的配置上還保有著生命敘事的光彩。那麼,重要的是故事本身,還是如何講的態度?跟前述表述的立場相反:是態度,尺度或恥度大小的拿捏,成了倫理內涵的唯一判準,無論你做了什麼事。要臉或不要臉,沒事!這裏是指,露臉或不露臉,或如何露臉的策略,正如楊俊在2006年台北當代藝術館「赤裸人」展出的《灰色守則》,教人如何偽裝為非法移工,從他者身上培養生命政治的敏感度。

不要誤會本文是對「楊俊展」的再次負評,其實它還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將它放在自畫像、一項屬於藝術家展示自我形象的傳統脈絡裏。當然,我們不是從圖像學來看他的構圖,而是前面所說的主體語用學及機器,解析其中諸力線所構成的動態圖式,出現在社會交換體系裏的自我臉譜。不諱言,在楊俊那裏,這個臉譜是把他者給記號化,表徵了跟他者交往的社會身份。這個“自我”在接合外部時,形成一種全面性的內塌,其空洞化,呼應了周邊環繞的強力渦漩所牽引的物件,像是展場裏滿滿符號化的碎片,是藝術作為紀德堡(Guy Debord)所說的表演社會的代言人。友人跟我說,這三大展場的規模有如星體的黑洞(我轉譯),你的正反面評論都會被納進他的生產論述之中。幸好,本文只是一份草擬,鋪陳幾個可議論的話題,並把這三大展視為創作歷程的背景,畢竟那是他想跟我們交代的,因此未來新作會是評論的好時機,即使作品規模小,細節見真章。

一股力量襲來,無論是暴力與否,料神如你,或能立即看透這股力量的所有組成;或不用勞駕於你,它本身即是全體通透,雖不至於是神聖的。然而,它的世俗性畢竟是歸於某種設置,正如「楊俊展」所預設的自我透明性,欲求大寫的理性之光,本身便是無法穿透的某物,Dan Graham的玻璃築體正是慾望這種透明性而不可得的現代寓言。關於這種透明性,在電影「駭客任務」首部曲,尼歐固然最後參透母體所構築的虛擬世界,把史密斯襲來的拳頭或子彈視為無物,化解於無形,純然是一組組數學程式的記號學而已,沒有實質性;然而在後繼的兩部裏,身陷母體更為激烈的打鬥,真實的血還是會流出來。終究,記號有其實質力量,讓人流血,是人捲入母體的滲血,記號隙縫處的出血;或許,這是我們在「楊俊展」應該去探查的:它的記號之血[1]

2021/01/22陳泰松


[1]看來這裏需要一個註解:尼歐絕不屈撓,即使流血也打不死,史密斯被他搞得很累,最後說,你有完沒完,到底煩不煩(大意如此)!究竟尼歐是怎樣的存在耐人尋味,在第二集片尾,劇情的發展告訴我們,他掌握客體的能力(超能力)可縱橫於母體(數位虛擬世界)與肉體世界之間,往後的發展也是這樣鋪陳到第三集結束。我們還不曉得第四集是怎麼構思,但有理由根據此三集做出某個推論:所謂肉體的真實世界,其實也是在母體裏,不過,這裏有兩個母體,一個是機器自行搞出來的,把人體當它的能源電池,另一個是人類製造出來的,並且還能夠滲透到前者之中。我們不妨設想人類還在某處操縱,用他的母體來抵抗機器的母體,而電影整個系列可說是兩種母體的戰爭。前者母體背後沒有東西,後者母體背後則有,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但至少有某個存在者在操作。關於記號之血,是對virtuel的演繹,能致死的,是前述那種戰爭下的血,且是記號疊層式的血。再回到尼歐,若他本來就是賽博格者(或複製人)也無礙:起初,他跟人類混在一起,充當電池,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被數位虛擬化,自以為活在人類世界裏,然後被墨菲斯帶去發現他的肉身,得到啟蒙,但在一次任務中發覺這個肉身有異樣,擁有特殊能力,能發射電流擊毀蜘蛛機器,於是再次得到啟悟:他的身體不單純,可能是複製人或賽博格者,關鍵是他跟人類生活在一起,同樣也能縱橫於數位虛擬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岔生的光 —— 關於 Watan Tusi 《走光的身體》 “走光”往往是指一個人在公共場合不想顯露、或不經意露出衣物的內裡與某物,包括私密的肉身。以這個詞項定義這齣“說演式”的舞蹈很耐人尋味,大概是我所看過的原住民當代舞團最具觀念操作的演出了;它並不急於在美學形式上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