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Didi-Huberman,Brouillards de peines et de désirs. Faits d'affects,1(感素的事例1,痛苦與慾望的迷霧)
書背的介紹文
感素(affects)、感動(émotions)或者激情(passions),不停醞釀的氣氛(atmosphères),都是我們生命無法止息的。這是空氣(air),我們呼吸,穿越其中;它的氣旋還席捲了我們。因此,不分晝夜,我們行走在感素世界裏。所以,當荷馬講述《伊里亞得》時,便覺得有必要唱出憤怒的感情。談到歐洲文學的黎明,起初只是話語(parole),感素也僅是透過話語來表現,我們看到了阿基里斯被戰友的死亡所壓垮,「痛苦的烏雲」籠罩著他,整個人躺在灰燼與塵土之中,猶如身陷於沉痛的迷霧(brouillard)裏,浸埋了他。
本書要談感素的各個事例,是一趟穿越之旅,說是漫遊也行。關於感素,我們在理論層面上必須引用人類學、現象學、精神分析理論與美學….也需要有影像(images)的材料(從卡拉瓦喬、弗雷德里希到羅丹與封塔那的作品),因為感素通常是表現為「急轉直下」的畫面。詩歌(poèmes)也少不了,從Novalis、Leopardi到Martina
Tsvetaieva與Henri Michaux,詩人們知曉如何句讀其中的張力。我們也需要紀事文學(chroniques),如從Saint-Simon、Marcel Proust到Clarice Lispector的作品。最後,我們須要談姿態(gestes),因為我們的痛苦與慾望是不斷透過我們的身體、面容與手來表達。
感素、感動與激情,它們是強烈的,還是微弱的?當人被感動時,人是處於一種失能(impouvoir)的情境裏,但能性(puissasnce)就在於此。有誰敢寫出「情緒狀態始終是可證的」?就是史賓諾莎、尼采與佛洛依德。他們在此建立了能性的理論。然而,這是什麼類型的能性?它如何施展?它的豐饒在何處?在我們的感官(感受性)的經濟裏,就像在意義(意指生成)的組織裏,能性,能產生什麼變化呢?
陳泰松譯,2024/01/24